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《榮民口述歷史》深水中默默綻放的榮光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林正俊口述/張少安撰稿
 
 您是否想過,我們生活中的便利與美好,其實都與榮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?民國四十五年榮工處創立以來,臺灣的基礎建設:高速公路、隧道、水庫、港口與大眾捷運系統等;文化建設:中正紀念堂、國家兩廳院以及臺北一○一,都由榮工處參與建設。林正俊先生是當時參與高雄港過港隧道工程的榮民,下文將從他的視角出發,談談當時過港隧道工程進行時的樣貌,以及經過榮譽淬鍊而成的光輝故事。 
 高雄港過港隧道是臺灣首座海底隧道工程,於民國七十年五月一日開工。考慮到港口地質較為鬆軟,最終以「沉箱式」工法施工,後於七十三年五月通車。
 參與此工程的林正俊伯伯,現年七十五歲。民國五十三年,當時十六歲的他投入海軍,加入水中爆破隊(現已改編為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水中爆破中隊),民國六十六年退伍後,因榮工處在招考,他以專長進入榮工處擔任潛水工,主要負責海事工程,除了參與高雄過港隧道的工程,也參與過許多水庫與港口相關的工程,例如:基隆港、蘇澳港等。
 林伯伯回想起進行海底隧道工程的日子,光是前置作業就花了數月,期間就住在隧道旁臨時搭建的工寮,跟榮友一起吃著大鍋飯,不像現在有周休二日,當時除非遇到颱風或豪雨才會休息,也沒太多的娛樂,偶爾休假時,會到高雄市區逛逛。
 他的工作流程為整平(大石阻礙沉箱擺置的路徑,需要安裝炸藥在水中爆破)、協助拋放大沉箱,最後安裝至定位。潛水的裝備,是潛水衣、潛水褲、護目鏡、綁在身上的鉛塊,調節器加上氣管。
 林伯伯分享了他在水下一切都要靠「摸索」。在水中作業時都是用石頭敲石頭發出「喀喀」聲來打信號、聽聲辨位。若碰到危急狀況,則以無規則性的連續敲擊來求救;另外要注意的是,在對大石塊進行水中爆破時,碎裂物可能會在水中亂竄,如同流彈,十分危險。
 潛水工在進行過港隧道工程時,都冒著極大的風險。但令我意外的是,他的工作如此具挑戰性,卻總是說得從容自在,用他的話講就是「要適應啊!」我進一步追問這樣的心境究竟是怎麼練出來的?他一樣用輕鬆的口氣說:「海爆都是天下第一膽。」這些其實都展現了榮工無私、無畏、默默奉獻的精神。
 【作者速寫】張少安,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,現於輔導會服務照顧處服勤。
 
(點閱次數:158)